專注力的三大指標
1.選擇性注意力:孩子在嘈雜的環境中依然能專注於一項任務,如在教室中聽老師講課,而不被同學的交談聲分心。
2.持續性注意力:孩子能夠長時間專心進行一項活動,例如玩拼圖、搭積木或聽故事。
3.分配與交替注意力:能夠同時關注多項任務,並在多個任務之間靈活切換,例如一邊聽老師的指令,一邊執行任務。
.jpg)
棉花糖實驗
棉花糖實驗是專注力研究中最經典的實驗之一。實驗中,研究者給孩子一顆棉花糖,並告訴他們如果不馬上吃掉,過一段時間後可以獲得兩顆棉花糖。
1.結果發現:那些能夠等待的孩子,長大後的學業成就和生活自制力更高。
2.實驗啟示:家長可以透過延遲滿足的方式,例如在家裡設定一些小目標,幫助孩子鍛鍊等待的能力。
.jpg)
前庭系統是專注力的重要基礎,它位於內耳中,控制著平衡感、身體控制和空間感。若前庭系統運作不良,孩子可能會表現出坐不住、愛動來動去的情況。
改善建議:家長可以讓孩子多進行盪鞦韆、爬樓梯、跳跳床等遊戲,這些活動能促進前庭系統的發展,讓孩子的平衡感和專注力更穩定。
.jpg)
0-2歲給家長的建議
-
聲音辨識遊戲:播放動物叫聲,讓寶寶學習辨識聲音。
- 視覺刺激:用彩色玩具吸引寶寶注意力。
2-3歲給家長的建議
3-5歲給家長的建議
.jpg)
集中注意力的遊戲
遊戲是提升專注力的最佳方法之一,因為遊戲能讓孩子在輕鬆、愉快的氛圍中學會控制注意力,並專注在特定的活動中。透過遊戲,孩子的視覺、聽覺和身體的感覺統合會被全面激發,進一步強化其專注力。
有效提升專注力的遊戲推薦
1. 123木頭人
玩法:家長或老師喊「123木頭人」後,孩子必須靜止不動,直到下一個指令。
訓練目標:幫助孩子學會聽覺專注力和行為的抑制控制,適合3-6歲的孩子。
2. 找出不同之處
玩法:讓孩子在兩張相似的圖片中,找出10個不同的地方。
訓練目標:訓練視覺的選擇性注意力和細節辨識能力,適合4歲以上的孩子。
3. 聽聲音找物品
玩法:家長播放各種聲音(如動物叫聲),讓孩子找出與聲音相對應的圖卡或物品。
訓練目標:提升聽覺專注力和聲音辨識能力,適合2-5歲的孩子。
.jpg)
持續專注力的改善
持續專注力是孩子能否專心完成一項長時間任務的關鍵能力。現代孩子常常被外界干擾(如平板電腦和電視)而無法專注,這時家長的引導尤為重要。幫助孩子延長專注時間,能讓他們未來在學校和日常生活中更加穩定。
改善持續專注力的具體做法
1. 任務拆解
不要一次性給孩子大任務,將大任務拆分成多個小步驟,例如拼圖遊戲可以一塊一塊地完成,而不是一次要求拼完整幅圖。
這種方法可減少孩子的焦慮,並讓他們感受到完成每一步的成就感。
2. 設置時間目標
使用倒數計時器,讓孩子專注於活動的同時,也能意識到時間的概念。
家長可以說:「我們來挑戰一下,看你能不能在5分鐘內完成這一部分的拼圖。」這種小挑戰能激發孩子的專注動力。
3. 獎勵系統
制定專注行為的獎勵機制,例如完成30分鐘的專注活動後,獎勵貼紙或一個小禮物,這能激發孩子的自我動機。
.jpg)
選擇性注意力的遊戲
選擇性注意力是指孩子在嘈雜的環境中,能選擇性地專注於特定的聲音或視覺信息。這種能力對孩子在學校上課時的聽講能力尤為關鍵。
強化選擇性注意力的遊戲
1. 聽聲音選圖卡
玩法:家長播放多種動物的叫聲,孩子需根據聲音選擇相應的圖卡。
訓練目標:訓練聽覺的選擇性注意力和聲音辨識能力,這項遊戲也可搭配電子學習裝置進行。
2. 大聲與小聲
玩法:家長用大聲和小聲說話,孩子需要根據聲音的大小進行不同的動作(例如大聲時跳起來,小聲時安靜坐下)。
訓練目標:這項活動可幫助孩子發展聲音敏感度和注意力的選擇性控制。
.jpg)
分配與交替注意力的訓練
分配注意力指的是同時處理多項任務的能力,而交替注意力則是指能夠在不同的活動中靈活切換注意力的能力。
訓練活動推薦
1. 雙手協作遊戲
玩法:讓孩子用左手拼拼圖、右手搭積木,這需要孩子的左右腦同時運作。
訓練目標:提升多工處理和注意力的交替能力。
2. 數數配合動作
玩法:孩子需要一邊數數字(1、2、3…),一邊執行動作(如拍手或跺腳)。
訓練目標:增強孩子的動作控制和多工注意力,適合3-6歲的孩子。
.jpg)
隨時能上網,連大人都難專注
當代社會隨時隨地能上網,孩子的專注力更容易受到影響。孩子面對數位內容的高頻切換(如動畫、短視頻),習慣於不斷切換資訊,難以在長時間內專注於單一活動。
家長的應對建議
1. 限制使用時間:
每天使用平板和手機的時間不超過30分鐘,並規定特定的使用時間,避免隨時隨地都能看影片。
2. 創造非數位的活動:
讓孩子進行閱讀、拼圖、手工藝等靜態活動,這些活動比起電子設備,能促進孩子的專注力和持續性注意力的發展。
學齡前不專心的三大問題
1. 坐不住
原因:前庭系統尚未發育成熟,孩子難以穩定控制身體平衡。
解決方案:多讓孩子盪鞦韆、爬樓梯、跳跳床等,刺激前庭系統的發展。
2. 無法完成任務
原因:持續性注意力不足,難以專注於長時間的活動。
解決方案:將活動拆解成多個小步驟任務,減少孩子的挫折感,並透過倒數計時器,讓孩子對完成時間有清楚的概念。
3. 容易分心
原因:選擇性注意力尚未發展成熟,外界的聲音容易干擾孩子的專注力。
解決方案:透過聽聲音找圖卡的遊戲,讓孩子學會分辨主要資訊與次要資訊。
.jpg)
焦慮世代的真實
現代的孩子比以往更容易感到焦慮,原因不僅來自父母的高期望和課業壓力,還包括電子設備的過度使用和過度依賴。
家長的應對建議
1. 減少補習和額外課程,讓孩子有時間進行自由遊戲和探索活動。
2. 增加身體活動,例如每天進行戶外運動,這有助於釋放壓力和提升大腦的專注力。
3. 保持家庭的和諧氛圍,避免在家中製造過多的壓力和責罵,這會增加孩子的焦慮感。
結語
專注力的培養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能力之一,因為專注力不僅影響學業表現,還關係到情緒管理、社交互動和生活自理。無論是「集中注意力的遊戲」、「選擇性注意力的訓練」還是「分配與交替注意力的練習」,這些訓練方法都能在日常生活中逐步改善孩子的專注力。
現代的孩子面臨數位設備的高頻干擾和學業壓力,這讓專注力的培養變得更具挑戰性。不過,家長不需要太過擔心,因為專注力是一種可以後天培養和強化的能力。只要家長持續運用遊戲化的訓練方式,並為孩子創造安靜、無干擾的環境,就能幫助孩子在專注力的成長過程中獲得巨大進步。
在這個資訊爆炸的「焦慮世代」,不僅孩子需要調整,家長也需要調整心態。不要過度追求完美,多陪伴孩子一起參與感官遊戲、拼圖和桌遊,讓孩子的注意力自然穩定下來。隨著時間的推移,孩子不僅能學會耐心完成一件事**,還能在未來的學習和生活中,成為一個能自我管理、堅持不懈、獨立思考的優秀小孩。
如果家長能從小陪伴孩子鍛鍊專注力,那麼這不僅是一種能力的養成,更是一段充滿親子回憶的成長旅程。專注力的種子一旦被栽種,未來孩子的每一步前行都會變得更加自信、穩定和卓越。讓我們一起陪伴孩子,讓他們在專注中成長、在學習中飛翔!
想了解寶貝專注力的表現,歡迎預約一對一體驗課 點我報名
適合 3 ~ 6個月的幼兒課程:聰明寶寶啟蒙課程
適合 7個月 ~ 6 歲的幼兒課程:幼兒早教啟蒙課程
【歡迎點擊 LINE圖示至官方帳號詢問】